预防网游成瘾 解锁多彩假期
预防网游成瘾 解锁多彩假期,暑期将至,也是青少年沉迷网游问题爆发的高峰前夕。在预防该问题上,家、校、社会、企业如何形成合力?在国家相关部委加大对网络游戏监管力度的同时,如何促使游戏产业绿色、健康发展,为青少年的成长保驾护航?针对此,5月30日,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中国教育报刊社宣传策划中心联合主办的“安全上网,守护健康——青少年网游沉迷危害与对策”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为防范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建言献策。
家校“吐槽”:
网游带来的新困惑
“左手拿着手机,右手捧着i-Pad,耳朵里还塞着耳机……这几乎成了我女儿的常态,每次一看到,一股无名火就抑制不住。”丽泽中学初一学生小丽(化名)妈妈在会上如此“吐槽”自己的困惑。“到底该不该没收手机?在手机问题上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在孩子手机使用问题上困惑的显然不止一位,初二学生小迪(化名)妈妈接过话筒说:“以前,儿子很喜欢运动,平时也读一些课外书。自从接触网游,儿子变成了宅男。每次家庭聚会或者其他活动,孩子总是以‘有事’为由拒绝参加。”谈起手机、游戏,这位母亲也是“槽点满满”。为此,想出了各种应对办法,没收手机、母子签订使用手机协议书等等,但似乎都效果平平。
小迪妈妈在会上还讲了身边同事的亲身经历。“同事的孩子为了买游戏‘皮肤’,偷偷绑定家长微信,不到两个月,刷了7000元。”
青少年使用手机、接触网游,不仅让家长们迷茫困惑,学校教育也同样遇到不小的阻碍,任重道远。
丽泽中学校长张曙光表示:“学校一直很重视对学生沉迷游戏的教育和引导,但在和家庭配合引导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甚至有家长把给孩子买游戏‘皮肤’等作为学习或考试后的奖励。因此,学校在管理学生玩不良网游上还面临一些困惑。”
网游:
青少年的“心灵鸦片”?
据会议现场提供的中教传媒智库舆情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与游戏“网瘾”相关的报道总量近8000篇,未成年人沉迷王者荣耀等游戏带来众多“问题少年”和“问题家庭”。
济南远大脑康中医院成瘾医学中心、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心理咨询师彭鑫医生介绍,相比PC时代网络沉迷主要以色情信息危害等问题,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手机网游更易于上手,隐蔽性更强,更易沉迷。目前在未成年人的网络成瘾因素中,游戏成瘾占到82%。“目前网络游戏已经是未成年人面临的主要网络危害。亟待国家相关部门引起重视,加强对网络游戏产业的规制。”彭鑫如是说。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济南远大脑康中医院在调研中发现,贫困地区留守儿童也存在网络成瘾的问题。会上,济南远大脑康中医院播放了一段短视频,视频中,一位山区小孩因爷爷没收手机不让自己玩游戏,双手各举一把菜刀对爷爷奶奶大喊大叫,爷爷拿着扫大街的扫把防身,双方僵持不下……
济南远大脑康中医院介绍,2018年我国最新公布的网民数字是7.72亿。而网络游戏人口达到4.42亿。他到山东临沂比较偏僻的山区调研,发现那里的孩子都用手机玩游戏,父母因长期无法陪在身边,为孩子买手机作为补偿。“爷爷奶奶对孩子沉迷网游管不住,也不会管。据我知道,北京某民办小学,一个班有35人,15人玩王者荣耀。”
济南远大脑康中医院认为:“孩子自控能力差,掌握不好度,网游就是一种电子海洛因,不仅在身心上对孩子是一种摧残,严重还会诱发犯罪。最重要的是网游会影响青少年大脑发育,造成注意力缺陷障碍。”
专家支招:
筑好家庭的“道防线”
据与会专家介绍,目前我国网络游戏人口达4.42亿,中国青少年首次接触网络游戏的年龄呈日益低龄化趋势。15—18岁青少年中近80%首次触游年龄在14岁及以前,11—14岁青少年中45%首次触游年龄在10岁及以前,6—10岁的青少年中有约16.6%首次触游年龄在5岁及以前。玩王者荣耀的小学生就有1000多万人。而根据苹果商店对《王者荣耀》给出的评测结果是“17+”,这说明该游戏不适合17以下用户去购买。
“预防青少年游戏成瘾,简单没收手机并不能解决问题。没有手机,孩子很快会寻找到其他新的替代物。家长需要和孩子一起找到业余时间的快乐点,比如运动、音乐等。除此之外,家长从孩子初二开始和他们聊聊未来,为孩子提供努力的方向,让孩子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观念,而不是认为只有取得好成绩才有出路,导致压力过大。此外,网络成瘾还与儿童期性格形成、青春期困惑、压力增加、不良亲子关系等有关系,但现在很多家长还没有意识到。”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院教授李玫瑾在“安全上网,守护健康——青少年网游沉迷危害与对策”研讨会上如是说。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儿研究所所长孙宏艳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家庭教育粗暴、溺爱、放任,和孩子缺少沟通,缺少亲子活动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更易网络成瘾。”对此,孙宏艳建议:“父母不能一味反对或放任孩子上网,而是要以开放的心态管理孩子上网时长。家庭应成为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道防线,和父母沟通无障碍的孩子网络成瘾率极低。”
孙宏艳提出了一系列家长可资借鉴的防范青少年网游沉迷的对策。比如可以把电脑放在客厅;让孩子有3-5个好朋友;给孩子一个具体的目标;孩子的手机功能越简单越好;尽可能陪孩子一起上网;找出孩子的优点,哪怕只有一条也要大力弘扬;同时父亲在家庭教育中不能缺席。通过综合手段和教育,帮助孩子预防网游沉迷。
李玫瑾认为,家长对于孩子使用手机、玩网游表现出来的焦虑,即一件事情反复说,往往不会起到正向作用,反而会引起孩子,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心理。“家长首先应做好表率作用,注重孩子的精神需求,和他们聊聊历史、科学、时政问题,增强他们的好奇心和快乐点,为孩子创造丰富精彩的生活。而不是天天唠叨,要跳出手机和网游本身去考虑它背后的问题。”
“在使用手机上,建立学校和家长的权威很重要,要立定‘铁’的规矩。”济南远大脑康中医院建议:“课程安排节奏可以再慢一些,这样孩子更易回到读书的大环境中,而不是依赖碎片阅读。”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属于“80后”,对游戏有些不同看法。“我就是玩游戏长大的,但是当时我们玩得都很有分寸,绝不影响学习和考试。”朱巍接着说:“要让孩子明白,人生其实就是一场游戏,每次进步都是在解锁一个新的关卡。孩子明白了这点,自然知道如何分配时间。”
朱巍发现,有时已经深夜一两点,游戏平台上还会有10岁左右的小学生在线。“明显声音还很稚嫩,没有变声。这样的话他们第二天怎么可能好好去上学呢?”
为此,朱巍认为,网络游戏开发平台应该负有责任。“这个责任不单纯是法律责任,平台首先要落实游戏注册实名制及家长监控系统。其次,落实实名制后,如果是未成年人注册,从法律角度而言,他的充值行为,家长作为监护人是可以予以否认的。”
“应该禁止未成年人深夜玩游戏以及注册不适合他们年龄的游戏。”朱巍算了一笔账,禁止未成年人玩不适合的游戏,游戏公司其实损失不大。“因为游戏公司大部分的盈利来自成年人玩的游戏。孩子本身没什么钱,也很少会有家长支持他玩游戏,禁止未成年人玩,反而会增加游戏公司的社会信誉度,何乐而不为?”
同时,济南远大脑康中医院指出,媒体在预防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舆论引导与监督方面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应监督网络游戏公司的不当行为。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王义军表示,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实际是个老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存在,近些年一些大型网络游戏公司应运而生,这个问题比过去更加严峻。“这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游戏公司深化对游戏问题的认识,厘清青少年、网络和游戏三者间的关系,摆脱游戏负面影响。”
王义军建议,防止游戏产生负面问题,需要各方帮助孩子建构以学习和身心健康成长为主基调的健康生活方式。为孩子摆脱游戏成瘾建设一个可替代的生活方式,让孩子找到其他乐趣。